止痛药滥服可致胃溃疡
每个人难免身体有个小病小痛的,对于这些小毛病,很多人直接自己吃点止痛药就了事,然而不少止痛药都是非处方药品,购买非常方便,导致很多人滥用止痛药,而且还存在过量使用和重复用药的隐患。
调查篇
止痛药购买无门槛
而在京卫大药房的药房网,记者发现,在“解热镇痛”一栏共有70个药品销售,既有常见的芬必得、美林、散列通、布洛芬缓释胶囊等非处方类止痛药,也有阿西美辛缓释胶囊、戴芬(双氯酚酸钠双释放肠溶胶囊)、赛福美(草乌甲素片)、酮洛芬肠溶胶囊等处方类止痛药。不过记者尝试点击购买时发现,即使对于明显标注是处方药的阿西美辛缓释胶囊、戴芬、赛福美、酮洛芬肠溶胶囊等止痛药品,药店也并未要求购买者出示处方。
滥服可致胃溃疡
在药店买药的
OTC止痛药安全性存争议
据介绍,止痛药一般分为三类:第一类为解热镇痛抗炎药,如阿司匹林、布洛芬等,可用于一般常见的疼痛,不具有成瘾性;第二类为麻醉性镇痛药,包括吗啡、可卡因等,长期使用有成瘾性,国家对其实行严格管理;第三类是以曲马多为代表的二类精神药,有精神依赖性,长期使用具有成瘾性。
而人们日常使用的多为OTC止痛药,非甾体消炎药占了很大比重,而关于非甾体消炎药的安全争论也由来已久。孙忠实介绍,美国国家药监局(FDA)曾发表通知,提醒使用者最近几年与镇痛药有关的死亡率直线上升。据资料统计,美国每年有10.7万余例患者因非甾体类抗炎药的不良反应而住院治疗,而且还导致约1.65万人死亡。FDA还发表声明称,所有非甾体消炎药,如常见的芬必得、扶他林、西乐葆等均有潜在的心血管风险。FDA同时还要求所有其他非甾体消炎类处方药的制造商修改说明书,加上黑框警示。
急性是“症”慢性是“病”
很多人认为疼痛是各种疾病的表现,不能随便吃药抑制缓解,不然容易误诊。不过孙忠实告诉记者,疾病分急性和慢性,急性疼痛是个症,而慢性疼痛是个病,对于慢性疼痛来说一定要当成疾病来治疗,尤其在服用药物方面一定要做到“最小剂量、最短疗程”。
孙忠实指出,之所以服用止痛药容易出现不良反应,首先是过量使用,例如原本只需吃一片的,患者治病心切,擅自加量吃了两片药:另一个是重复用药,有的病人吃了这个药,又吃另一个类似成分的药,中国人还喜欢吃了西药又吃中药,而有的中成药就含有和西药类似的成分,重复用药就会导致毒性叠加。
此外,这类止痛药不能和酒精、含有酒精的饮料同时服用。有些不胜酒力的人喝了酒以后感觉头痛,马上拿出止痛药吃,这也会加剧药物毒性。有关药品的说明书里都有明确提醒,但很多患者缺乏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的耐心和习惯。
还有一些患者在疼痛未缓解时,往往会继续长期服用止痛药。孙忠实强调,解热镇痛药用于解热时不能超过3天,用于镇痛时不能超过5天,如果服用止痛药连续5天后疼痛未得到缓解,则需立即去医院就诊。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